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准噶尔盆地,实习站位位于天山天池所在的三工河流域尾部的泛滥平原区,在内陆干旱气候的作用下,该区域演化为典型的沙漠,内部广泛发育新月形沙丘与沙丘链。

古尔班通古特沙漠,同学们爬上新月形沙丘
老师们对其分布的空间特征与天池/三工河的空间关联、大气环流背景以及形成的条件进行了详细的讲解,并针对观察到的沙丘地表生物结皮,介绍了面向双碳战略的沙漠固碳前沿进展。
结合遥感信息与地面实际观察到的植被恢复情况,以及固定和半固定沙丘的现状,介绍了我国在沙漠治理中取得的突出成绩,让同学们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,深刻感受到了久久为功、利在长远的信心和耐力。
|达坂城盐湖:切身体验不同之处
在达坂城盐湖,周立旻介绍了盐湖的形成、盐湖矿物质的结晶析出过程以及我国食用盐的来源多样性特点。他表示,这里是天山河流流域尾部发育的有一种特殊类型。
位于北天山山前的达坂城盐湖,由于山前地形狭窄地形风力极大导致蒸发量激增,气候干旱、降水少,导致山前冲积扇边缘的绿洲湖泊成为盐湖。通常来讲,海洋的盐度约为35‰,相较之下,盐湖盐度则远大于这一值。
在拓展中,老师提到了我国食用盐来源的多样性,对我国近现代历史演进的影响,比如在太平天国和抗日战争等特殊时期,海盐运输路径阻断,我国内陆岩盐(如四川井盐)、内陆盐湖盐为解决了食用盐的供应问题发挥了极大的作用。

达坂城盐湖周立旻讲课
在史贵涛的指导下,同学们使用便携式pH测量仪Extech EC500,进行盐水pH、电导率、盐度、温度等指标量测。
在老师们的建议下,同学们挽起裤脚进入盐湖,切身去感受盐湖与其他湖泊的不同之处,并采集水样,测量水环境指标。
|天山一号冰川:考察河源自然地理
在乌鲁木齐河河源的一号冰川(也称“天山一号冰川”),师生们考察河源自然地理。同学们顶着冰冷寒风和大雨,安全到达天格尔峰海拔3850m的观察点位,并在穿过一段陡峭的冰碛物碎石坡后,成功到达“天山一号冰川”,进行冰川现场观察。

天山天格尔峰天山一号冰川前实习队合影

史贵涛在天山一号为同学讲解冰川与冰川地貌
从乌鲁木齐河进山口到河源区域,实习队对路线进行打点定位,记录了植被的垂直多样性,辨别了地质年代区分的界限,分析了V型谷与U型谷的区别并且观察了岩性的变化和褶曲的类型。
在天山一号冰川现场,史贵涛为同学现场分析终碛垄等冰川地貌,解释冰川测年方法,同学们深刻理解到科研工作者的艰苦。